清明时节的智能制造学院正上演着科技与人文的双向奔赴。以“清明融匠韵”为主题的清明主题文化活动周落下帷幕。黑板报艺术展与油纸伞DIY体验双轨并行,让00后技术匠人们在方寸之间书写文化传承的新方程式。
黑板报寄哀思:笔墨传情忆先烈
4月1日下午,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各班教室开展了“清明追思,国家永念”主题黑板报创作活动。
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,围绕清明节文化内涵、英烈事迹、文明祭祀等主题进行创作。24机电18班以“清明习俗”为主题;24机电14、17班以“缅怀先烈”为主题;24机电13班则结合诗词与山水画,展现清明踏青的传统习俗。
在黑板报绘画前期的资料收集和版面设计过程中,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,更深刻理解了清明节承载的家国情怀,可见这些黑板报既是艺术创作,也是生动的思政课堂。
油纸伞绘春意:巧手丹青承古韵
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,4月2日中午,智能制造学院在3、4号教学楼连廊处举办了“清明绘春·伞韵传承”油纸伞绘画活动。
作为新时代的工科人才,既要掌握专业技能,也要提升人文素养。这次活动正是要让同学们在传统工艺中体会工匠精神,在艺术创作中培养创新思维。
活动现场,同学们精心准备了20余把素色油纸伞和各色绘画工具,大家三人一组展开创作。有的小组以"清明雨景"为主题,用工整的线条勾勒出江南烟雨朦胧的意境;有的小组创新性地将机械元素与传统纹样结合,在伞面绘制出齿轮状的梅花图案;还有小组以"缅怀先烈"为主题,用红色为主色调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。不少同学表述:“平时接触的都是机械图纸,这次在圆弧形的伞面上作画很有挑战性,但也让我对传统工艺有了新的认识。”
经过两个小时的创作,几十把油纸伞焕发出绚丽的光彩。活动特别设置了作品展示环节,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优秀作品展示区,师生纷纷驻足欣赏。
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清明节文化内涵的理解,更在团队协作,艺术创作等方面得到锻炼。
清明节班会总结:故事传情,忆念先烈。
在清明活动周的最后,学院以"清明祭英烈 传承正青春"主题班会为结尾,24机电19班至24班团支部联合组织"清明祭英烈 传承正青春"主题团日活动,通过知识竞答、视频学习、感悟分享等形式,引导青年学子缅怀革命先烈,厚植家国情怀。
借助"红色记忆"视频观影环节,通过《山河铭记》《英雄赞歌》等影像资料,生动展现了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壮举。同学们纷纷表示:那些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信仰的力量,我们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。
活动中特别设置"英烈精神青年说"分享环节。24机电21班团支书李耀同学以《跨越时空的对话》为题,结合智能制造专业特色,提出"用科技力量守护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发展环境"的倡议;22班魏志昂同学则通过家乡烈士陵园的故事,呼吁青年学子"在新时代用奋斗续写青春答卷"。
"先烈回眸应笑慰,擎旗自有后来人。"智能制造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通过创新思政教育形式,激励青年学子将爱国情、强国志转化为投身智造强国的实际行动,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青春光彩。